圖一
圖二
圖一:航空科普基地大飛機模型。
圖二:工作人員演示飛機駕駛艙的模擬操作。
本報訊 (記者 張猛 孫靖 田亞楠 文/圖) 連日來,河南省西華低空經濟產業園航空科普基地迎來參觀熱潮。在C919模擬艙內,前來參觀的學生進行緊急逃生演練;BATD模擬駕駛艙前,學員專注練習起落操作……這個集飛行員培訓、航空研學、無人機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基地,成為區域航空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
作為河南省西華低空經濟產業園重點建設項目,該基地充分發揮機場資源優勢,構建了完善的航空教育體系。在飛行員培訓方面,基地已培養100余名學員。該基地采用“理論學習+模擬實訓+真機飛行”全流程培養模式,涵蓋私照、商照等多項資質認證。培訓負責人表示:“我們的培養周期約一年半,學員畢業后可定向輸送至南航、廈航等航空公司。”
該基地與東方時尚等專業機構開展深度合作,確保教學質量與行業需求無縫對接。每周四至周日,學員可在塔臺協調下參與真機實訓,每周二、每周三則進行設備維護與理論學習,形成科學合理的培訓節奏。
在航空科普方面,3100余平方米的科普館設有18個特色課程。波音737模擬艙、20臺BATD模擬器等專業設備,為青少年提供了沉浸式航空體驗。工作人員介紹道:“目前,基地可同時接待200名學生,未來將推出3天至5天的深度研學項目。”
針對快速發展的無人機產業,該基地提供專業培訓及駕駛證考試服務。該基地積極對接相關部門,推動建立更規范的無人機管理機制,嚴格執行購買實名認證、飛行報備等規定,確保空域安全。
西華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他們將繼續完善基地設施,拓展培訓項目,為航空產業發展培養更多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