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猛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健全常態化推進機制作出部署。
水電氣熱網聯合報裝、辦理新生兒出生證、辦理運輸證等,看似是一件件具體的小事,卻承載著一個個民生關切點與民生訴求。近年來,各地持續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范圍擴大、效能提升,把一件件具體的政務服務精準對接群眾和企業的需求,通過線下“一窗聯辦”與線上“一網通辦”相結合,真正讓棘手的“一堆事”變成簡單的“一件事”,從麻煩的“多次跑”變成簡單的“高效辦”。
事實上,企業和群眾要辦的“一件事”常常是政府多個部門分別辦理的多個事項。通過高效辦好每一件政務服務“小事項”,才能更好地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大目標”。然而,在現實中,信息壁壘導致群眾不知問誰、來回跑腿,條塊分割、信息孤島現象依然存在。常態化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就是要讓營商環境優化更加具體可感,讓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擁有更堅實的依托。
“高效辦成一件事”是檢驗營商環境的試金石,既能直抵民意民心,也可彰顯政務服務的辦事效率。要深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持續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的動態管理和常態化推進機制。要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事周期、優化辦事流程、降低辦事成本,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政務服務觸手可及的便捷,讓“高效辦成一件事”成為政務服務的一種常態。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