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奇
當前,我市980多萬畝秋作物在久旱逢甘霖后迎來生長關鍵期。但隨之而來的高溫高濕環境對田間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作為占全市全年糧食總產40%以上的重要一季,秋糧生產不僅關系農民增收,更直接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因此,強化田間精細管理已刻不容緩。
病蟲害防治是當務之急。雨后高溫高濕環境極易誘使病蟲害集中暴發,特別是玉米螟、褐斑病、大豆根腐病等。必須嚴格落實“三早”措施:早監測——農技人員加密田間巡查,建立動態預警檔案;早防治——對達標田塊迅速組織統防統治;早阻斷——在病蟲害重發區果斷實施聯防聯控。積極運用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裝備,提升防控效率和精準化水平。
針對局部可能出現的澇漬,要抓好“三查”。查溝渠,確保排水暢通無阻;查墑情,對低洼地塊及時清溝瀝水;查苗情,對受漬作物科學追施速效肥加以補救。根據氣象預測,8月中下旬仍有強降雨可能,需提前檢修維護排灌設施,做到有備無患。
水肥管理需緊扣“兩適”原則。適時保障玉米、大豆等作物在關鍵生育期的水肥需求;適量推行測土配方施肥,避免盲目過量追肥。同時,結合中耕除草,有效改善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健壯生長。
今年,我市夏糧總產達110多億斤,穩居全省首位,為全年豐收奠定堅實基礎。眼下,距離秋糧收獲僅剩20多天的管理窗口期,正是將“豐收在望”轉化為“豐收到手”的決勝階段。各地要增強緊迫感,壓實責任,將各項科學管理措施精準落實到每一塊田地,為奪取秋糧豐收、守護全年糧食安全提供堅實保障。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