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沙潁河畔的運糧河公園。
□記者 張旭 文/圖
“那時候碼頭上人來人往,水面上木船穿梭如織,熱鬧得很啊!”年近七旬的魏大爺漫步在運糧河公園不禁感慨。運糧河碼頭曾是周家口最繁忙的漕運碼頭。
明清至民國時期,這里曾是豫東重要的漕運通道,南來北往的商船載著糧食、布匹、瓷器在此停靠。漕運的繁榮一直持續到20世紀中葉,不僅為周家口贏得了“小武漢”的美譽,更帶動了牲口市街等多條商貿街道的興起與繁榮,使周家口南寨成為沙潁河流域中最重要的商貿樞紐。
據魏大爺回憶,20世紀70年代,當時年少的他常跟隨家中長輩往來于運糧河碼頭和附近的牲口市街。“做生意的、賣藝的,都聚集在這一帶,老周口的繁華我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時代的車輪總在不經意間轉向。20世紀 80 年代后,隨著公路、鐵路運輸興起,沙潁河航運逐漸式微。加之幾次洪水過境周口,沙潁河河道淤積日益嚴重,沿線各碼頭逐漸廢棄。曾經人聲鼎沸的沙潁河兩岸,漸漸冷清起來。
如今,運糧河公園的建設,讓這片承載著厚重記憶的土地迎來了新生。在這里,市民暢快嬉戲游玩,感受歷史與現代的交融。作為一個全新的市民休閑空間,這里不僅成為周口漕運文化的活態展示窗口,也成為周口城市發展的生動縮影。
位于下游的周口港,塔吊矗立,集裝箱卡車往來穿梭,通江達海的貨輪正沿著沙潁河經淮河、京杭大運河、江淮運河駛向長江、駛向世界各地。
“老周口也有了新氣象。” 魏大爺望向遠方,眼中滿是期待。新時代的周口,歷史與現代交織,記憶與未來共鳴,城市更新的生動篇章正徐徐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