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晴
近日,周口召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推進會。自申報工作啟動以來,周口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上持續發力,推動歷史文化傳承與城市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生動踐行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周口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意義深遠。從文化角度看,這為傳承弘揚周口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搭建了重要平臺,展現出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黃泛區農墾精神、周家口漕運文化的深厚價值;從城市發展角度看,這張“文化名片”將顯著提升周口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助力吸引人才、資金與項目,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從民生角度看,更能增強市民的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從而提升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周口在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方面的實踐成效顯著。制度保障上,從立法、機制、資金等多層面構建保護體系,為文化資源筑牢“防護網”;保護管理上,搭建平臺對各類保護對象實現數字化建檔,通過成立保護中心和工作專班實現科學規范管理;規劃層面上,堅持先行引領,將名城、街區保護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確保保護修復有序推進;資源挖掘上,深入梳理歷史脈絡,讓文化價值愈發清晰;活化利用上,因地制宜盤活文保單位與歷史建筑,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街區功能,讓群眾共享保護成果。
未來,周口應持續深化保護與傳承工作。一方面,持續加大保護力度,不斷完善保護機制,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的動態監測;另一方面,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具有周口辨識度的文化品牌,讓歷史文化街區成為市民的“鄉愁地”和游客的“打卡點”。同時,遵循市場規律,積極引入多元化市場主體,加強業態植入,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