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質農產品香飄全國(周口創業幫)
開欄的話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在周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憑借勇氣與智慧投身創業浪潮,許多社會青年和農民工也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踏上創業征程。
大學生創業者中,有人深耕專業領域,以前沿技術推動行業創新與變革,也有人大膽跨界,以靈感和創新思維開拓發展新路。社會青年和農民工依托熟練技能和吃苦精神,或在傳統行業站穩腳跟、穩定就業,或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勇敢創業,用雙手創造財富、改變命運。
即日起,本報推出《周口創業幫》專欄,講述我市大學生、社會青年、農民工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精彩故事,記錄奮斗點滴,展現他們的獨特風采。
□ 記者 黃佳
“我們有個目標,就是把周口的優質農產品端上全國人民的餐桌。”8月18日,27歲的周口云周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胡江南在忙碌的工作間隙這樣告訴記者。
這位出生于西華縣紅花集鎮杜崗行政村的“90后”,從小就跟父母下地干活,掰玉米、刨花生樣樣都干過,深知農耕的艱辛。高中時,他目睹村里的辣椒、豆角因滯銷被成堆倒入溝中,心中倍感痛心。
2015年,胡江南考入大學,毅然選擇了市場營銷專業(網商方向)。“很多人都說這是‘天坑專業’,畢業即失業。”可胡江南卻不這么認為,“現在幾乎人人都網購,電商平臺那么多,肯定需要大量運營、維護和營銷人才。專業方向沒問題,關鍵要看能不能學以致用。”
2019年畢業后,胡江南沒有隨大流考研考公或“進大廠”,而是堅持初心,選擇電商賽道。他明白,電商公司要有穩定且具特色的貨源,而家鄉的農特產品正是最佳選擇。然而,胡江南調研后發現,西華農產品季節性太強,無法持續供應。于是,他決定先與項城的一家公司合作,既解決了貨源問題,又為自己爭取了時間,以便積累經驗和尋找資源。這幾年,他穩步成長,并結識了未來的合作伙伴。
2024年,胡江南正式創辦云周匯電子商務公司。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營及合作網店已達20個,簽約達人主播90位,逐步形成從供應到銷售的全鏈條運營模式,高峰期間日均訂單突破1萬單。
“這90位主播里,很多都是農民和‘寶媽’。”胡江南認為,做好電商直播需解決三個核心問題:誰來做主播、播什么、在哪兒播。
他將目光投回家鄉——少年時代農產品被無奈丟棄的情景始終銘刻于心。培養本地特色主播,不僅能為家鄉農產品打開銷路、盤活資源,還能幫助鄉親增加收入。
自2022年起,在各級政府支持下,胡江南的團隊已走進全市30多個鄉鎮,開展電商直播培訓。
許多學員通過培訓成功轉型:農民變身主播,手機成了新農具。川匯區的尹攀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白天忙于家庭,只有晚上才能抽空直播。接受培訓后,她第一個月就賺了4000多元。“每晚三小時,6點到9點人氣最旺。”她從零基礎的“小白”,逐漸成長為熟練且自信的帶貨主播。
“電商助農,不只是簡單把農產品‘搬’到網上,更要推動產業升級,促進標準化、提升附加值。”胡江南表示,新的一年,他計劃再推進100個助農直播間建設,培養鄉村直播達人超過1000人,通過數字化營銷和品牌建設,助力周口農特產品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