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瑞才
“貼心服務‘一老一小’,既要讓孩子們學有所獲,又要讓老人們老有所安?!?月19日,沈丘縣新安集鎮郭寨村“兩堂三中心”里洋溢著活力,充滿了歡聲笑語。一邊是免費的青少年暑期課堂,一邊是老年人喜愛的文藝演出,“一老一小”各得其樂。當天,返鄉大學生和文藝志愿者以“兩堂三中心”為平臺,積極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敬親等傳統美德,同時把黨的溫暖送進急需健康關懷、溫情陪伴的老人和留守兒童心中。
“今年端午節當天,我們組織志愿者幫村里老人打掃衛生、陪留守兒童學習,還邀請他們一起包粽子、吃免費團圓餐,讓‘孝道親情’‘守望相助’在這里開花結果……”郭寨村黨支部書記郭全志介紹,2023年,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帶領村民大力推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380平方米的“兩堂三中心”,成為村民學習、議事的好地方。兩年多來,該村依托這些文明實踐陣地,不定期開展理論宣講和防電詐、防溺水知識講座等志愿服務活動,為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送去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推進移風易俗,村‘兩委’沒少下功夫。我們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走訪收集村民意見,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杜絕大操大辦,反對相互攀比、高價彩禮、封建迷信’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引導大家摒棄陳規陋習,傳承優良習俗?!惫菊f,除了立規矩,他們村還在環境整治和文明鄉風培育上做文章。比如,前段時間他們村開展的“積分兌換”文明引導活動,積極推進了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社會治安防控、鄰里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同時,創新利用村級文化設施,將村文化禮堂打造成集政策宣傳、文藝演出、讀書活動于一體的綜合平臺,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養,為鄉村全面振興打牢基礎。
沈丘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兩堂三中心”作為提升農村基層治理水平、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助推鄉風文明建設,郭寨村并非個例。近年來,全縣各鄉鎮紛紛借助“兩堂三中心”和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文化陣地,積極開展多樣文明實踐活動,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例如,槐店鎮大王樓行政村多次依托“兩堂三中心”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引導活動,積極推動“抵制高價彩禮,婚事新辦、喪事簡辦”落地見效。該村在村規民約中明確規定:宴席每桌10碗菜,費用不超過300元;紅事每桌一盒煙不超過15元,一瓶酒不超過25元;紅白喜事僅近親屬參加,每戶一人,禮金上限100元。該村持續倡導節儉辦事,杜絕相互攀比、鋪張浪費,引導村民從自身做起,摒棄陳規陋習,爭做移風易俗的積極倡導者和自覺踐行者。
趙德營鎮洼劉營村黨支部書記趙紅霞,每年端午節、重陽節召集在家的婦女和志愿者到村委會包粽子、包餃子,并第一時間送給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該村的“孝善餃子宴”已成為周邊村莊競相學習的榜樣。今年,趙紅霞創新推出集體“升學禮”,帶領村干部為考上大學的學子佩戴大紅花、送上手寫祝福卡。這一簡樸而隆重的形式,既避免了家庭擺宴的浪費,又讓學子在集體儀式中感受到家鄉的溫暖與期待,為全鎮乃至全縣移風易俗工作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洼劉營經驗”。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