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精英參觀鳳舞中藥材種植實驗園。
本報訊(記者 徐松 文/圖) 8月24日,鄲城縣汲水鎮劉小集行政村舉辦一場以“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和中醫藥博物研學”為主題的“鳳舞論壇”,推動該村“建藥香新村、樹書鄉新風”,在鄉村振興中探索“產業+文化+教育”融合的新路徑。
小鄉莊承載大愿景
劉小集行政村是汲水鎮鳳舞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核心區。該產業園創建于2022年,由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研學基地和趁鮮加工基地三部分組成。種植基地以瓜蔞、白術、黨參為主導品種,共種植藥材56種。目前,趁鮮加工基地已具備初加工能力。
該產業園的創建者是劉金良。2018年,他從武警河南總隊政治部副主任崗位上光榮退休,本可以在干休所安享晚年,但他決心反哺鄉梓,讓黨徽、軍徽在農村繼續生輝,被譽為“大校農民”。在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省中藥材協會等幫助下,該產業園成立。
研學基地是產業園提升價值鏈的關鍵一環,構成了獨具特色的研學矩陣。“五臟園”體驗區占地35畝,以心、肝、脾、肺、腎命名分園,種植對應功效藥材56種,將抽象的中醫理論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實踐課堂。瓜蔞種質資源圃占地38畝,匯聚全國代表性瓜蔞品種,為科研與科普提供活體樣本。博物研學講堂集標本展示與授課功能于一體,一次可容納300人研學,成為系統了解中醫藥文化的窗口。
河南省中藥材協會與產業園加強合作,打造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中小學生中藥材研學基地和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通過開展“講解+參觀+體驗+實踐”的沉浸式課程,讓青少年在田間地頭感知農耕艱辛,在中醫藥文化長廊領悟中醫智慧,推動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
產學研融合賦動能
小村論壇上,社會各界精英攜手獻智獻策獻力,共同描繪鳳舞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藍圖。河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董誠明,河南省中藥材協會會長賈少謙在論壇上表示,他們將發揮優勢,支持小村實現大夢想。劉金良表示,他們將深化與省內外科研院所、藥企合作,共建道地藥材研究中心,打造“鄲城鳳舞藥材”區域品牌,創建瓜蔞、白術GAP種植基地,以科技夯實產業根基。
強化“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周邊種植。推進趁鮮加工標準化,提升產品附加值。探索“中藥材+文化+旅游+康養”融合模式,拓寬富民渠道,延伸產業鏈條。
聯合教育部門開發系列實踐課程及讀本,力爭年接待研學學生超萬人次,使研學基地成為豫東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主陣地。
隨著論壇智慧火花的碰撞與研學基地的啟用,這座“書鄉古村、藥香新村”正依托小小中藥材,書寫科技賦能、文化鑄魂、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