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洪馳 通訊員 楊樂樂
8月26日凌晨5時,沈丘縣劉莊店鎮崔老莊行政村27歲的黨支部書記王文奇手持掃帚,開始在村道上清掃落葉。他曾在南陽某高中任教,回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僅兩年時間,就帶領全村群眾走出了一條環境美、鄰里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新路。
從城市到鄉村
2023年夏季的一天,在南陽某高中的武術訓練館內,王文奇剛指導完學生練拳,就接到村里老黨員袁某某代表全村黨員打來的電話,期盼他回村任職。
經過認真思考,王文奇向學校遞交了辭職報告。收拾行李時,他將“優秀教師”證書收進箱底,帶著一本《鄉村振興政策解讀》踏上了返鄉之路。
讓村莊舊貌換新顏
回到村莊后,經過村里全體黨員投票,王文奇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環境就像人的臉面,整天臟兮兮的,看上去就沒有精神。”上任第一天,他就對全村的墻面小廣告進行清理,著手開展環境治理。
“新官上任三把火,凈擱這瞎折騰,過倆月還不得都貼上去。”面對村民的質疑,王文奇沒有辯解。他自掏腰包8000多元購置了70棵銀杏樹苗,栽種在村道兩旁。在鎮黨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又購買了石楠、白蠟等苗木,打造了200多米的綠色長廊,并發動村民在路肩撒播百日草種子。
當年9月,全鎮人居環境檢查結果公布,崔老莊行政村從倒數第一名破天荒地進入前三名。村民李云威高興地說:“現在走在村里,看著干凈的墻、綠油油的樹,心里亮堂!”
心系民生解民憂
2023年秋季,崔老莊行政村遭遇連續40多天干旱,5口機井中有4口因年久失修無法抽水灌溉,玉米葉片大面積卷曲。為盡快給莊稼澆上水,王文奇墊資采購了水泵和電纜,組織村干部和有經驗的村民成立搶修隊,并聯系專業人員對損壞的機井進行維修。
經過維修,4口機井陸續恢復出水??粗鴱臋C井中流出的清泉,村民張合軍高興地說:“我正發愁這玉米還能不能結穗哩,這下澆水不成問題了,村里的大事總有人管?!?/p>
巧解矛盾糾紛
隨著村容改善,王文奇將工作重點轉向矛盾糾紛化解。村民張某和李某是前后鄰居,雙方矛盾已經持續7年之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徹底解決雙方的矛盾,王文奇白天到現場查看,上門傾聽雙方訴求;晚上對照村莊規劃圖梳理雙方的矛盾焦點。首次調解時,雙方各執一詞,情緒激動。
此后一個月里,王文奇每周兩次前往雙方家中走訪,還邀請村里德高望重的老黨員參與調解。經過王文奇反復勸解,雙方最終消除隔閡,重歸于好。目前,崔老莊行政村已成功化解12起積年矛盾糾紛,全村矛盾糾紛量同比下降30%。
探索產業興村新路徑
“村里沒產業,留不住年輕人,鄉村振興就是空談。”在今年春季的一次全村黨員大會上,老黨員袁書中的發言讓王文奇深受觸動。
會議結束后,王文奇立即帶領村干部對全村閑置土地進行排查,繪制出全村第一份詳細的“閑置土地分布圖”,為引進產業項目打下了基礎。為了引進產業項目,王文奇先后前往多地考察,帶著企業負責人實地調研,詳細講解村里的土地條件、基礎設施規劃和支持措施,目前已與一家種植企業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協定,企業在村里打造占地40畝的高效農業生產基地,農戶以土地入股,每年可獲得保底分紅,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可自愿到基地務工并獲得相應報酬。
從學校講臺到鄉村一線,從基層工作“門外漢”到鄉村振興“領頭人”,王文奇以實干扛起責任,用務實舉措凝聚民心,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