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縣人民法院
通訊員 孫毓
物業服務關系千家萬戶,物業糾紛化解考驗基層治理能力。近年來,鹿邑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路徑,創新構建物業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并取得顯著成效。2023年至今,該院受理物業糾紛案件356件,調解成功率同比提升28%,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
搭建多元共治平臺,實現矛盾糾紛源頭化解。該院牽頭建立“1+5+N”物業糾紛化解體系,即1個法院牽頭、5個職能部門協同、N個社區調解組織參與的聯動機制。通過建立物業糾紛調解人才庫,開展專題培訓12期,培養專業調解員86名。創新“三調聯動”工作法(社區網格員先期調解、專業調解員跟進調解、法官指導調解),提升糾紛化解率。
建立示范裁判機制,樹立解紛標桿。該院選取物業服務合同糾紛等5類典型案件,建立示范案例庫,發布典型案例23個。在5個糾紛高發小區設立巡回審判點,開展庭審進社區活動18次。通過“一個案例指導一類案件”,將同類案件審理周期縮短至15天,將上訴率下降至3.2%。
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助力基層社會治理。該院建立“司法建議+整改反饋”閉環機制,發出司法建議書15份,推動物業企業整改問題43項。創新普法宣傳形式,開展普法宣傳活動28場次,發放宣傳手冊5000余份。開發物業糾紛化解微信小程序,提供在線咨詢、調解申請等服務,累計訪問量突破2萬人次。
“我們將繼續深化物業糾紛訴源治理,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煥發新活力。”該院院長張述濤表示。該院物業糾紛化解工作獲評全省法院創新案例,相關經驗獲全省推廣。下一步,他們將重點推進智慧解紛平臺建設,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解紛新模式,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