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荷花盛開的時節。清晨,手機屏幕亮起,朋友發來消息:“荷花開了,突然想起《浮生六記》中蕓娘制的荷花茶,正在復刻。你也試試?”字句間仿佛裹挾著一縷荷香,朋友還附上書頁截圖和視頻。這一邀約讓我按捺不住熱情,匆匆往湖畔趕去。
2025年07月17日
年逾八旬,讀書寫作漸疏。然而,近讀劉文華中短篇小說集《恰夫妻少年》,讀到會心會意處,忍不住擊節拍案,也算老來一大樂事。盡管集子里的11篇小說篇篇精彩好看,但我想著重說說《頭一個架子》。
2025年07月17日
近日,由周口市文聯、周口日報社、周口市新華書店主辦的第16期“名家面對面 好書共分享”活動成功舉辦,著名作家南飛雁帶著新作《汴京聽風錄》與周口讀者見面,分享歷史與小說交融的創作密碼。
2025年07月17日
我與段繼軍先生相交十數年,知其在本市攝影領域已成領軍人物,也常聞其不少佳作屢獲獎項。這次有幸相邀一起去少林寺游玩。
2025年07月17日
申鳳梅身上有個閃光點就是人民性,為老百姓唱戲。這是越調得以從一個鄉間的小劇種發展成為享譽全國的知名劇種、申鳳梅從一個顛沛流離的民間藝人成為越調一代宗師的重要原因。申鳳梅的成長經歷也詮釋和實踐了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2025年07月17日
很多年過去了,每次秋收回家,看著那一塊塊平坦的土地,我就有趕著耕牛犁地的沖動。只是如今機械的轟鳴已取代了耕牛的喘息,鋼鐵的犁鏵翻卷著比當年更整齊的泥浪??擅慨斢晁櫷恋貢r,我就仿佛看到母親被雨水打濕卻依然燦爛的笑臉。那些深淺不一的犁溝,已化作生命的年輪,在我記憶的田野里生生不息。
2025年07月13日
8月1日是建軍節,也是《周口日報》創刊紀念日,還是我本人的生日,逢此機緣,真是與有榮焉。回想和《周口日報》的種種過往,很想衷心地說一聲:“謝謝你,生命因你而精彩?!?/p>
2025年07月11日
這事真有點奇怪:明天是臘八節,我要到亳州看望一位多年的好朋友,卻不得不向一個八竿子也打不著的老人請假。
2025年07月11日
周家口抗戰指揮部舊址位于周口市川匯區荷花路街道文化社區新街東側,距沙潁河約300米。它是1938年周家口保衛戰的歷史見證,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周家口抗戰指揮部舊址原有三進院落,現存第二進院落的東正房和北廂房,為灰瓦硬山式建筑。東正房為二層小樓,面闊三間,進深三架梁,為四柱前廊式磚木建筑,柱頭飾變形龍首昂,雀替為回形木格花飾,兩側飾蓮花形吊柱,墀頭為磚雕花紋。二樓開有三窗,上方有磚雕紋飾。
2025年07月11日
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金燦燦的黃豆似要撐破豆莢,終于在悶熱的午后炸裂,噼噼啪啪地響著,籽粒飽滿的高粱壓彎了莖稈,玉米棒成串掛在院里的棗樹上晾曬,豐收的喜悅爬上了農民眉梢。他們來不及慶祝,就要開始犁地,為播種小麥做準備了。
2025年07月11日